割與鎖(試做稿)

        本文摘自讀者文摘中文版二○○○年七月號125-146頁(續沙漠之花-1)



       有時賀胡帶我去夜總會,那裡的人似乎都認識她。我撇開非洲女人的傳統觀念,主動跟陌生人聊天。我明白自己必須學會各種在這個新世界求生存的技巧。 



      一天下午,我取出夾在護照裡的攝影師名片,走到賀胡的房間,向她解釋了卡片的來歷,然後說:「我真不知道他用意何在。」 

      「嗯,你何不打電話問問他?」 

      「你和他談吧。我的英語還不靈光。」

 

      賀胡和他談了。第二天,我去參觀邁克.戈斯的攝影室。我不知道自已指望什麼,但是一推開攝影室的門,當下就跌進了另一個世界。大廳裡到處掛著大幅的美女海報。

 

      「啊!」我喊了一聲,感到眼花撩亂。我只知道:「不枉此行,機會來了。」邁克出來了,對我解釋說,他第一眼看見我就想給我拍照。我愣望著他,嘴巴張得老大。 


      「是真的嗎?拍這樣的照片?」我舉起手朝海報揮了揮。 

      「是真的,」他說,同時點頭強調:「你的側面美極了。」 



      兩天後,我再來到攝影室。女化妝師讓我坐下,用棉花、小刷子、海綿、乳霜、胭脂、口紅、香粉等替我化妝,又用手指戳我,拉扯我的皮膚。 


      「好了,」化妝師後退一步,滿意地看看我,「照鏡子看看。」 


      我望看鏡子。我的臉變了,變得細膩柔滑,光彩照人,漂亮極了。「哇!真美!」化妝師帶我到攝影間去。邁克讓我坐在凳子上。我周圍全是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---照相機、燈、電池、像蛇一樣掛看的電線。 


      「開始了,華莉絲,」邁克說,「把嘴唇閉攏,望向前面,下巴梢微抬高。就這樣 ---漂亮!」

 

      我聽到「喀嚓」一聲,接著是響亮的一聲「砰」,嚇了我一跳。閃光燈一閃即逝, 但很奇怪,那閃光竟讓我覺得我已經脫胎換骨,從此變成另一個人了。 


      邁克從照相機裡拿出一張紙,打手勢叫我走過去。他掀掉紙的面層。我看看那紙,只見一張女人臉漸漸顯現。他把那張拍立得照片遞給我,我一看,照片上是個嬌艷動人的美女,髦不遜色於大廳裹海報上的那些女郎。我巳今非昔比,再也不是女傭華莉絲,而是模特兒華莉絲了。 



打開封鎖 


      不久,有位見過那照片的模特兒公司職員介紹我去拍照。我不明白她說什麼,但既然她給了我錢坐計程車,我就去了那地方。那裡擠滿了職業模特兒,每個都像繞看獵物打圈的雌獅般神氣活現。我向其中一個打招呼。 


      「是什麼工作?」 

      「倍耐力年曆。」 

      「唔---」我點點頭,「謝謝。」那到底是什麼呀? 



      攝影師泰倫斯_唐納芬給我端來一杯茶,讓我看他的作品。桌上有一本年曆,每頁上都有一個不同的迷人美女。「這是去年的倍耐力年曆,」泰倫斯告訴我,「今年的會有所不同---全是非洲美女。」他給我解釋了拍照的程序。我直到這時才總算感到輕鬆自在,而旦從此成了真正的職業模特兒。工作完畢,我的照片獲挑選做封面。 



      我的模特兒事業一帆風順,漸漸出名。我起先在巴黎和米蘭工作,後來轉去紐約,迅即紅起來,賺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。我穿著白色的非洲長袍為某珠寶公司拍了一系列廣告,為露華濃公司拍了幾輯化妝品廣告,後來又為該公司新香水艾姬的代言人。 



      那廣告說:「來自非洲心臟的芳香,每個女人都為之傾倒。」我和辛蒂.克勞馥、克勞迪姬.希弗、羅蘭.赫頓一起出現在露華濃公司的廣告上。我越來越紅,不久就常常在各大國際時裝雜誌上亮相。 



      新生活給我帶來興奮和名利,昔日的創傷卻依然使我苦惱。割禮之後我的陰部只有 一偭小孔,小便時尿液只能一滴滴流出,每次小便都要花上十分鐘。來月經時更苦不堪言;每個月總有幾天無法工作,只能躺在床上,痛苦得但願就此死去,一了百了。



      我以前在法拉姨丈家時,更曾因月經問題幾乎送命。 



      一天清晨,我端著托盤從廚房去飯廳,在半路突然失去知覺,倒在地上。我甦醒後,馬魯伊姨媽說:「我要帶你去看醫生,今天下午就去。」我沒告訴醫生我之前行過割禮,他也沒有給我檢查,所以不知道我的祕密。「我給你處方避孕藥,應該可以止痛,」他說。吃避孕藥之後,我體內隨即產生激烈變化,既古怪又異乎尋常樣,我於是停止服藥。一切恢復原樣,只是痛得比以往更厲害。後來我又看了另外幾位醫生,也只是給我處方避孕藥。我知道要另想別法,便對姨媽說:「也許該去看專科醫生。」 



      她嚴厲地看看我,斬釘截鐵地說:「不行。順便問一下,你對那些男人說過些什麼?」 


      「什麼都沒說。只說我要止痛,就這樣。」我心裡明白她言外之意:「割禮是我們非洲人的習俗,不應該跟那些白人談論。」  


      但我如今漸漸明白必須去找白人醫生討論一下,要不然我每月總有三分之一時間要活受罪。我去看邁克爾_麥雷醫生,對他說:「有件事我一直沒有告訴你。我是索馬利亞人,我......我.....」


      他沒有讓我把話說完。「去換衣服。我要給你檢查。」他看見我面露懼色,便加一句:「放心,不會有事的。」 


      他把護士叫進來帶我上去換衣服,又問護士,醫院裡可有人會說索馬利亞語。護士回來時旁邊有個索馬利亞男子。我心想:「噢,真倒楣,討論這種事竟然找來一個索馬利亞男子做翻譯,還有比這更槽糕的嗎?」 



      麥雷醫生說:「對她說,她封閉得太過分了,我不明白她怎能熬這麼久。她要盡快動手術。」 



      我看得出那索馬利亞男子很不高興。他朝醫生瞪了一眼,對我說:「嗯,如果你真的想把封鎖打開,他們可以給你開刀。但你可知道這樣做是有違文化傳統的嗎?家人知道你要這樣做嗎?」 

      「不知道。」 

      「我認為你應該先跟他們商量一下。」 

      我點點頭。他說這番話,是非洲男子的典型反應。



      一年後我決定動手術。麥雷醫生的手術很成功,我會永遠感激他。他告訴我:「不只你一個人有這種間題。常有婦女因為這種問題來求診,大部分來自蘇丹、埃及、索馬利亞。其中有些是孕婦,因為擔心不能生產,未經丈夫同意就來找我。我總是盡力而為。」 


      不到三個星期我就能坐在馬桶上了。呼,那種痛快非筆墨所能形容。 



母女團聚 


      一九九五年,英國廣播公司建議為我的超級模特兒生涯拍一套紀錄片。我對導演捷里.波默羅說,如果他願意帶我回索馬利亞並且幫我找到我母親,我就答應。他同意了。 


      英國廣播公司在非洲的工作人員隨即開始努力尋找。我們查閱地圖,我盡可能指出家人常去的地方,又列出我家所屬部落及氏族的名稱。突然間沙漠裡冒出許多婦女自稱是我母親,但都是假的。後來捷里想出一個主意。 


      「我們需要一個只有你母親和你知道的祕密。」 

      「唔,我母親以前叫我時,總是叫我的乳名---艾多荷。」 

      「她會記得嗎?」 

      「一定記得。」 


      從那時起,艾多荷就成了祕密口令。英國廣播公司的人與前來認親的婦女面談時,那些婦女通常都能回答頭兩三個問題,但一問到乳名就無言以對。後來有一天,英國廣播公司的人打電話對我說:「看樣子已經找到了,這個婦女不記得乳名,但她有個女兒名叫華莉絲,曾在倫敦為大使工作。」



      幾天後我們飛抵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亞貝巴,再包租雙引擎小飛機前往衣索比--- 索馬利亞邊界上的小村加拉迪。那時候索馬利亞發生內戰,邊境上聚集了許多難民。我聞到熱空氣和沙的氣味,記起了我的童年,每一件大事小事都在腦海浮現。我奔跑,輕摸土地,捏弄沙泥,撫摸樹木。樹木滿佈沙塵,而且很乾,但我知道雨季就要來臨,到時會遍地開花。後來查明那婦女不是我母親。我們在村裡挨家逐戶去問是否有人知道我家人的下落,有個老人走到我面前說:「還記得我嗎?」 


      「不記得了。」 

      「我叫伊斯梅,和你父親是同部落的兄弟,而且是好朋友。」 


      我終於想起他是誰了,並為了剛才認不出他而深感慚愧。其實也不能怪我,因為我只小時候見過他。「我大概知道你的家人在哪裡,應該能找到你母親,但我需要錢買汽油。」 


      我們給了他一點錢,他跳上卡車,隨即開走,揚起大團沙塵。三天過去了,依然不見母親的蹤影。捷里焦躁起來,我對他說:「我向你保證,我母親明晚六點鐘以前會來到這裡。」我不知道為何有此信念,但我就是那麼想。 


      第二天傍晚五時五十分左右,捷里向我慢跑過來。「真是想不到!那人回來了,還帶了個婦女,說是你母親。」前方就是伊斯梅的車,一個婦女正從座位上爬下來。我看不到她的臉,但從她披圍巾的方式上且即認出是我母親,拔腿就奔過去。 


      「媽媽!」 


      起先我們只是談日常瑣事,但母女團聚的喜悅很快就使我們之間的隔膜冰消瓦解。

 

      母親告訴我,卡車到時父親剛巧外出找水源去了。她又說,父親老了,視力很差,亟需配副眼鏡。

 

      隨母親來的還有我小弟弟阿里,以及一個堂弟。 


      那天晚上,母親睡在加拉迪村一戶人家的小屋裡,我和阿里睡在屋外,就像從前一樣。我躺在那裡,有一種安詳幸福的感覺。 


      第二天和母親聊天時,母親問:「你為什麼不結婚?」 


      「媽媽,我一定要結婚嗎?難道你不想看到我堅強獨立、出人頭地嗎?」 


      「但是,我想有外孫、外孫女。」 


      飛機來接我們離去了,我問母親想不想和我一起到英國或美國生活。 


      「但我有什麼可做呢?」 


      「問得好。我什麼都不要你做。你做得夠多了。該享點福了。」 


      「不。你父親老了,需要我。再說,我也閒不住。如果你想為我做點什麼,就在索馬利亞給我蓋幢房子吧,  我累了可以去那裡休息。這裡是我的家。我離不開這裡。」 


      我緊緊擁抱她。「我愛你,媽媽。我會再回來看你的,可別忘了。」 


我的使命 


      回到美國,我的事業繼績欣欣向榮,常在廣告和音樂錄影帶上露面,也常和時裝界大名鼎鼎的攝影師合作,生活愉快美好。我對母親說過還沒找到合適的對象,但一九九五年秋天一個晚上,我終於在紐約某家小爵士樂俱樂部裡找到了。他名叫達納.墨雷,是個內向而帶有一九七O年代非洲鄉土味的鼓手,我對他一見鍾情。 



      第二天我們一起吃晚飯,我笑看對他說,將來有一天會給他生個孩子。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想有個丈夫。不久我們相愛了,願意共同生活,白頭偕老。一九九七年六月十三日,我們的兒子出生,實現了我那奇妙的預言,兒子很漂亮,頭髮烏黑柔軟,腳和手指很長。我給他取名阿里基。 



      從阿里基出生那天起,我的生活就改變了。他給我帶來愉悅,如今已成為我的至寶。生命---以及生命所賜予我的---比什麼都更重要,這一點是我生兒子之後才明白的。 



      從五歲接受割禮到三十歲生孩子,我在這段歲月裡所經歷的一切,使我對母親更加尊敬了。我已經明白索馬利亞婦女的能耐是多麼驚人。我想到家鄉灌叢裡的女孩,儘管月經來的時候痛得幾乎無法站起來,卻仍然要把山 羊趕到幾公里外的地方去飲水,想到婦女懷孕九個月仍然要去沙漠為孩子尋找食物,想到做妻子的剛分娩就得用針線把陰部縫起來,好讓丈夫日後仍可享用到緊窄的陰道,想到陰部縫緊的新娘的初夜,以及後來生第一個嬰兒時的情景。


      孕婦獨自進沙漠去生產,其間會不會出什麼事? 


      如今我閱歷增加,已終於明白由於一種殘酷的儀式,非洲大陸許多婦女終生要活在痛苦之中。 


      那些沒有發言權的小女孩太可憐了,必須有人挺身代為打抱不平。既然我像她們之中許多人一樣出身於遊牧部落,我覺得自己注定要去幫助她們。 



      不久前,時裝雜誌「瑪利嘉兒」(Marie Claire)的撰稿人勞拉_齊夫來訪問我,

 

      一見面我就喜歡上她,跟她說_「我不知道你準備怎麼寫我,只知道那種以時裝模特兒生涯為主題的文章已刊登過無數次了。如果你答應一定發表,我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。」她說_「那太好了,我會盡力而為。」她開了錄音機,我給她講述我小時倏行割禮的經過,請到一半她就哭了起來,關掉錄音機。 



      「太可怕了,」她說,「我做夢都沒想到今天,世界上還有這種事。」

 

      「問題就在這裡,」我說,「西方世界的人不知道。」 



      接受採訪後翌日,我感到很不自在,坐立不安。不久就人人都會知道我那個最私人的祕密。我小時候曾行割禮的事,連我最親密的朋友都不知道,如今卻就要公之於世了。 


      再三考慮之後,我明白有必要告訴世人我曾受割禮。首先,它害得我飽受折磨。割禮不但使我健康出了問題,且至今未癒,也令我終生體會不到性愛的樂趣。我感到自己殘缺不全,而且知道自己無力扭轉這種感覺。 



      第二個理由是我希望讓大家知道這種習俗至今仍存。我不但要為自己討公道,也要為數以百萬計曾遭此苦甚至因之去世的女孩仗義執言。專訪發表之後,反響強烈,雜誌編輯部收到無數來信。我接受更多的訪問,並且去 學校、社區組織和一切能去的地方演講,一有機會就談論這個議題。 



      一九九七年,聯合國人口基金邀請我參與他們的反女性割禮運動。世界衛生組織蒐集了一些駭人聽聞的數據,助人了解此問題。我看了那些數字以後,心裡更明白這不僅是我個人的問題。割禮主要流行於非洲---二十八個國家有此習俗。美國和歐洲的非洲裔移民當中,據報也有女孩和婦女曾行割禮。全世界有一億三千萬女孩和婦女遭此厄運,每年至少有二百萬女孩可能成為下一批受害者,即每天六千人。 



      手術通常由村婦用刀、、剪刀、甚或銳利的石片在原始的環境中施行,不用麻醉劑。手術致殘程度最輕的是割去陰蒂,最重的是封鎖陰部(百分之八十的索馬利婦女曾如此受害),以致終生無法享受性愛的樂趣。一想到有許多小女孩將要經歷我曾經歷的酷刑,我心都碎了,也義憤填膺。我很榮幸獲聯合國人口基金邀請擔任特使,參與該基金的運動。我要回非洲去講述自己的遭遇,聲討這種罪行。



      朋友擔心我會被激進分子殺害,因為許多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割禮是可蘭經所要求的神聖習俗。其實,可蘭經從頭到尾都沒提到女性要行割禮。我只祈求有朝一日再也沒有婦女要受這種罪,但願割禮成為歷史。這就是我奮鬥的目標。從上天當年保祐我獅口餘生那一刻起,我就感到上天對我另有安排,要讓我活下來做某件事。我的信念告訴我,上天有工作要我去做,有使命給我。 


      我清楚我的任務危險。我承認我害怕,但決定碰碰運氣。我的個性一向如此。 


-完- 

本文摘自讀者文摘中文版二○○○年七月號125-146頁


 

 

   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